有思有行,不辍不停 ——记第33届“凌空杯”初赛暨专题研究月总结交流活动
2021-11-20 12:49:20.0
2021年11月19日下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第33届“凌空杯”暨专题研究月总结交流活动在新文化街校区圆桌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三址连线,同时通过爱慧师苑平台进行了直播。
本届“凌空杯”从初赛到决赛历时四周,先后进行了常规赛——粉笔字、演唱《爱之歌》,及现场赛——单元教学下的重点课说课、讲爱慧故事。围绕“苦练教学内功,提高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主题,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12个学科共87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
【教学部分】
教学部庞军主任结合研究月中说课、粉笔字的比赛情况,对本届“凌空杯”初赛暨专题研究月中的教学部分进行了总结。
庞主任指出此次活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化。
从暑期研修到专题研究——让思考落地
系统研读教材,深入调研学情——参赛教师进行说课
张利伟老师代表德胜二年级语文组进行课例分享
2.教学内功内外兼修。
粉笔字常态练习及粉笔字评比现场
粉笔字书写展示
3.思维培养久久为功。
三阶思维助力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4.“双减”背景下有新探索。
“双减”政策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二小教师从实际出发,围绕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和作业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新探索。
李岩老师代表新文化街六年级数学组进行课例分享
在本次科研月中,很多教学设计和展示都令人眼前一亮,但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如:有些课堂的“课堂对话”不够充分、有些研究没能做到“闭环”等。针对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研究,庞主任给出了以下几点提示:
1.时刻不忘“对话”。
“对话”是二小课堂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二小课堂的核心特征,践行课堂文化,促进思维发展永远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2.形成研究闭环
专题研究月的研究应与假期研修一脉相承。假期研修的思考和设想,在专题研究月中应再度研磨,通过“一组一单元、一人一节课”落地真实的教学实践之后,再加以及时的教学评价及反馈,从而产生新问题、新思考,收获新的研究,进行新的探索,最终产生教学设计、科研论文等物化的研究成果。
3.苦练教学内功
庞主任希望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二小教师应有效地实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潜心研读准确把握教材,不断打磨完善教学设计,从而在慎思笃行中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在庞主任细致入微的分析中,全体教师又重温了学校课堂文化理念,厘清了提升课堂质量的思路。
【德育部分】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全员育德能力,在第33届凌空杯初赛暨科研月活动中,德育专场开展了以“讲好我的爱慧故事”为主题的比赛。活动中,5个分会场共讲述了81个爱慧故事,异彩纷呈。德育部杨永敏主任就德育部分做出了总结。

杨主任指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德育部秉承着“以赛促训,以赛代培”的理念,实现一赛多能。
赛前,德育部邀请到西城区德育专家侯伟主任,给予了老师们前期的指导。赛中,老师们确定好角度,秉持着专业的态度,精心雕琢文本,从组本培训借力,最终呈现了精彩的教育故事。
就德育专场备赛过程,德胜校区年级主任张浩老师与一年级首席班主任陈伟丽老师与大家分享了组内经验。
总结之后,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开始了。宿慧副校长宣读了“启航杯”及“西城杯”获奖教师名单,以及进入“凌空杯”决赛的教师名单。芦咏莉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奖。

芦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奖活动最后,芦校长为大家引领,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芦校长首先对获奖教师表示了祝贺,同时勉励各位教师,每次赛事的结束,都是新的开始。她强调,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德育方面,身为二小教师,不仅应思考“做什么”“怎么做”,更应思考“为什么做”以及“要做到什么标准”。而在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方面,芦校长指出,作为二小教师,六大思维品质不应只挂在嘴边,更应内化于心、落实于行。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芦校长与全体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智慧心得,为教师们指明了努力方向。
第33届“凌空杯”初赛暨专题研究月至此落下帷幕,但活动带给每位老师的影响与启发将深入人心。所有老师已整装待发,亟待踏上新征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位二小人不辍的探索与实践,必将聚沙成塔,为二小绘出更美的图卷。